兔子脑炎会互相传染吗?
会的,兔病毒性脑炎主要经呼吸道感染,病毒先在鼻粘膜上皮细胞中复制,然后进入血液循环系统扩散到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脑损害。病初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动作迟钝,反应迟缓,步态不稳,经常蹲伏。随着病情的进展,患兔头颈部肌肉呈阵发性痉挛,摇头晃脑,前躯症状为流涎、吞咽困难、流口水(口炎)等;
中期呼吸急促、频率加快;后期呼吸困难、发绀、咳嗽、喘气、流鼻涕和眼分泌物增多。在病程4~5d时,出现共济失调,走路不稳,左右摇摆,后躯麻痹,四肢瘫软,最后发生昏迷,四肢抽搐,死亡。 预防本病的关键是控制传染源,清除病原体,加强检疫,防止病源传入。对于发病地区应进行封锁,控制传播来源,对可疑病人及兔群进行隔离和治疗。未发病的地区也应提高警惕,采取预防措施,防止该病的发生。 药物防控: 1.阿昔洛韦:每千克体重60毫克,每日3次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连续使用7天。 2.更昔洛韦:按每千克体重25毫克,每日2次,与葡萄糖溶液一起静脉注射或滴注,疗程7天。 对已经发病的兔要尽早治疗,一般可恢复。如果用药及时并注意营养供给,多数病例可以痊愈,但有的可能留有一些后遗症。 对已丧失进食能力的兔,应静脉输液补充营养物质和体液,输入的液体中可加入青霉素、链霉素等抗生素,以及维生素类药品。
局部病灶处理: 对已感染病毒的伤口可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再清创换药;被污染的笼具应及时清洗,消毒;病畜的排泄物应进行消毒处理后才能排放。 对患兔的尸体及病料要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后再深埋,以避免病原体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