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狗怎么打疫苗?
如果已经注射了疫苗,在第一次免疫后半年内被咬不必再注射。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动物源传染病,主要经破损的皮肤侵入人体,引起急性传染病,病死率接近100%。目前尚无治疗狂犬病的特效药,预防最为重要。一旦被不认识的狗甚至只是被狗咬过但未发病的狗咬伤,应立即处理伤口并注射人用狂犬病疫苗。 为保证疫苗的有效性,在暴露后(被可疑的动物抓伤或咬伤)应尽早注射人用灭活疫苗。疫苗接种越早效果越好,即使在被动物咬伤后6天左右注射也有效果。 在我国,狂犬病疫苗的免疫程序为5针疗程,分别在第0、3、7、14和28天各肌肉注射一针。
此外还可根据需要及可能接种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具体接种方法应按照预防接种手册实施。 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器官移植患者、免疫功能缺陷/低下者等,应避免使用灭活的病毒疫苗,而采用减毒活疫苗。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采用何种疫苗,均应全程足量接种才能获得最佳的免疫效果。同时需注意,接种疫苗后仍需注意防止感染,尽量避免再接触可疑的犬类。
新生仔狗自出生后8周至6月龄是打预防针的最佳时期。在此之前,应尽量避免外出,同时要保持环境的清洁和干燥。在打预防针之前,一定要观察小狗的精神状况、食欲及排便情况是否正常。打预防针期间,要注意饲喂优质易消化的食物,切勿给狗吃过期变质及冷食、冰冻食品,以免小狗生病影响免疫效果。
给狗打预防针,一般需要免疫3次。第一次在狗满60天以后,可选择五联或六联的各种免疫血清制剂,注射完第一次预防针后间隔二十天打第二次,再间隔一个月打第三次。完成以上三次免疫程序后,免疫血清才能与狗体内产生足够多的抗体,才能起到完全的免疫预防效果。
注射免疫血清疫苗制剂后的7天,在血清疫苗抗体尚未与狗体内抗体发生免疫反应之前,这段时间小狗有可能感冒或感染上其他疾病。在此期间,一定要给狗充足的饮水,喂养优质易消化的狗食,禁止喂给小狗冰冻、变质腐败食物,以免拉稀、拉痢引起脱水而死亡。
如果初次注射预防针后,由于饲喂等管理因素没有护理好,使小狗免疫抗体产生不高,或者被狂犬病毒、传染病病原微生物感染而发病死亡,疫苗生产厂家和防疫注射单位是没有任何责任的,因此,打预防针后一定要当心护理,尽量避免狗生病疾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