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出脓是怎么回事?

来心彩来心彩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耳道炎 - 俗称“中耳炎”,是发生在中耳的炎症反应,有可能由细菌感染引起或使病情加重,也可能因擤鼻涕不当、游泳或沐浴后耳朵进水、外耳道异物等诱发。常见症状为耳部疼痛、耳鸣、听力减退及耳道流脓。若治疗不及时,可伴随出现面部肿胀、发热等症状。严重时还可发生颅内并发症,如脑膜炎、脑脓肿等,危及生命。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多由细菌感染引起,当细菌侵入鼓室以后,首先破坏鼓膜,然后通过鼓膜将细菌及其毒素输入内耳,产生内耳毒素中毒症状和消化液损害听小骨;同时,细菌在鼓室内残存、繁殖,产生更多毒素。毒素进入血液循环,引起全身感染症状,如高烧不退、畏寒、乏力、食欲差、恶心、呕吐等。这些毒索作用于脑神经,还会引发头昏、头痛、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等症状。对于儿童来说,还可能影响生长发育。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常由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未及时治疗转变而来。患者反复耳痛、流脓的症状时轻时重。如果不适当清洗外耳道或清除耳道深部的耵聍(俗称耳垢),以及不及时处理掉留在鼓室的异物,就可能引起再次感染。此时,虽然症状表现不甚明显,但病灶并未消除。如果抵抗力下降,细菌迅速繁殖,原有的症状会很快复发。即使得了慢性的中耳炎也不要大意,要定期复查,谨遵医嘱用药。

茹曹沣茹曹沣优质答主

耳朵流黄水,中医称为“脓耳”,“烂耳朵”,西医称为化脓性中耳炎,是中耳腔细菌或病毒感染所致的中耳炎症,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肺炎球菌等。由于中耳与外界相通,且通过咽鼓管与鼻腔、咽部相连,因此当细菌从外耳道或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腔后就可能发生中耳的化脓性炎症。临床上多数病儿有急性中耳炎的病史,因治疗不当或病情反复发作可转化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由于脓液流出,局部疼痛减轻,因此病情严重的大夫诊治,以保护听骨链,重建听力,尽量保存或提高听力,防止并发症为目的。一般可行乳突根治术,将病变的乳突凿除,使颅骨恢复正常解剖结构,彻底清除病变,保存或提高听力。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