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为什么会感到焦虑?
一提到焦虑,可能人们很容易想到“人”这个动物,因为人类是高度的社会性动物,会担心自己的社会地位、人际关系等。 那么狗狗的焦虑情绪和人一样吗?其实从狗的祖先狼就可以看出来一些端倪。在野外环境中,狼的焦虑主要来源于对捕猎失败的一种恐惧感。当狼群进行围捕的时候,如果其中有一只狼没有尽到责任而让猎物逃脱了,那么它就会遭受同伴的攻击和排挤,甚至会被直接开除出团队而独自生活。这样的环境使幼狼在出生的时候就形成了对环境的警觉性和对失败的恐惧心。 所以从狼的身上可以看到很多现代人行为的一些影子——比如社交恐惧症,比如完美主义,再比如强迫思维等等。
现代犬的遗传基因虽然经过了多代的改良与优化,但它们仍然保留了一定比例的上古犬种血液。因此,我们仍可以看见这些上古时期的基因表达形式。比如在犬的行为中,就表现出很强的条件反射机制以及非常强的模仿学习能力(这是为了适应群体生活的要求,以便能更快的建立群体间的关系,从而获取资源);同时,我们也同样可以在它们的行为模式中看到一些现代社会人的行为的特征,那就是恐惧感和焦虑心理。
1. 害怕陌生人和陌生的环境 当主人带狗狗去到一个新的环境时,狗狗往往会表现出警惕的样子,甚至会拒绝进入该区域或躲在主人的身后。这是因为在原始社会时期,陌生的环境意味着未知的危险,所以狗狗会本能的保持一定的警戒状态来保护自身安全。 而到了现代,这种本能被保留了下来却并没有太多的用武之地。对于人类来说,一个全新的大楼里可能有几百上千个房间,但却只有几个工作人员进出,所以对于大部分人而言是没有必要每时每刻都保持清醒的戒备状态的……而对于狗狗就不一样了,它们的头脑并不如人类那般发达,无法像人类那样快速的理解信息并分析其中的风险程度,所以在陌生区域它们只会本能的对未知感到害怕而已了~ 2. 对日常生活的微小变化过于敏感 这也是由狗狗的生存环境决定的。在古代,每天的生活就是吃饱睡好然后出去寻找食物,对于它们而言最重要的不是吃多少而是吃多久,只要一天能吃上一整天就满足了…..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现在大多数狗狗都已经远离了野外生活环境而生活在室内环境下,饮食结构也从原来的荤素搭配变成了单纯的素食。在这样的条件下,狗狗们已经不能很好的适应外界发生的细微的变化,只能依靠自身强大的感知能力来试图预测将要发生什么,而当它们无法预测未来将会发生什么时,焦虑和不安的情绪便随之而来... 3. 过度舔舐身体 这是一种自我安慰的方式之一(也可能是通过舔舐刺激大脑分泌内啡呔以缓解焦虑),多见于长时间单独呆着的情况。
4. 频繁排尿排便 在野外环境中,狗狗会通过将排泄物留在固定的区域来标记自己的领地范围。而在日常生活中也会通过频繁的排便来标记自己当前的作息习惯和位置方便其他同类的定位。但是当我们把狗狗放在一个封闭且固定的空间中后,这种行为就不太适用了。于是乎,狗狗只能通过不断的排泄来提醒自己当前所处的位置和时间来避免迷路(不过这样也确实挺费尿的...) 5. 喜欢叼咬物品(或者乱啃咬) 其实狗狗啃咬东西是有一定意义的,一般情况下去除掉一些不必要的毛发可以帮助它们减少患上皮肤病的风险哦!当然除了这个以外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它们想要表达自己的不满或是发泄自己的情绪啦~(特别是对一些公狗来讲,啃咬东西往往象征着“我要统治这一片领土“~~) 6. 睡觉时间延长 这个很好理解嘛。。。毕竟在外界没什么好玩的地方,又找不到伙伴一起玩儿,那还不回家睡觉啊?!(而且睡觉也是一种比较能缓解情绪的减压方式呢~) 7. 经常发出哼哼唧唧的声音 这个我还没研究清楚具体的原因是什么呢?会不会是因为狗狗感觉无聊想找人陪它玩儿而发出的声音呢?或者是由于紧张导致的肌肉僵硬而产生的声音?还是说仅仅只是因为它在做梦呢~~~~嘻嘻嘻反正我不觉得这是一种很可爱的撒娇卖萌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