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有四个眼睛怎么办?

奚祯祯奚祯祯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大多数生物都是用眼睛来感应光线和观察世界的。眼睛有简单和复杂之分,简单的眼睛叫眼点,仅能感应光线的有无和强弱,并不能成像;而复杂的成像眼睛就像我们人的眼睛一样,通过各种各样的聚焦方式可以看清周围的环境,比如猫眼、狗眼、鹰眼、蜘蛛眼和复眼等。通常说来,越是复杂的成像眼睛,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来看,也就越“高级”。

一般来说,大多数地球上的陆生动物都是双眼生物,比如我们人类、猫猫狗狗、兔子等等。其实,无论是单眼生物还是双眼生物,无论是2只眼睛还是20万只眼睛,所有地球上的生物其实都是“二色的”,也就是最多只有两种类型的色感应细胞。人和其它灵长类拥有三种视锥细胞,因此是“三色的”。狗眼中有两种色感应细胞,不能区分红色和绿,但是对弱光更敏感。当然,如果仅仅从功能上来说,狗眼、猫眼在暗光下比人眼好得多。

人类、猫、狗、鸟都是双眼生物,为了便于观察,我把左右眼睛的可视区域简单化。我们看到某个物体的时候,左眼视网膜上成一个像,右眼成一个像,但是两个像是不同的(这个大家可以亲自试验一下),这些不同的像传回大脑,大脑把它们融合后就会产生立体感,因此左右眼的可视区域重合的部分产生三维立体像。我们平时看到的基本上是三维立体像,不重合的区域(比如你伸出你的左手和右手,左眼看不到右手、右眼看不到左手),在大脑中产生的两个像是相同的,因此是平面的,这部分区域形成“周边视野”。所以对于人类,我们看到的大多数是三维立体的。

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像山羊、绵羊等这样的动物,它们的两只眼睛长在头部的两侧,左右眼的可视区域基本上不重合(上图右),因此这种眼睛很难形成三维立体视觉,但是具有极广的周边视野。试想如果你的眼眶被木板隔开,你的眼睛被强迫像山羊一样地工作,那么你看到的基本上都是平面像。对羊等需要广视野和平面像的动物来说,三维立体像用处不大,但是它能及时发现从四面八方突然窜出来的狮子!

对于既需要广视野也需要三维立体像的动物来说,两个眼睛还不够用。比如马,虽然跟山羊一样也是草食动物,但是马在进化的过程中学会了躲避天敌的一个非常有效的办法——跑!因此对马来说,既要看清脚下和前方远处的三维立体像,还要留意四面八方的情况。那么马是怎么做的呢?跟羊一样,它也是两眼一边一只,但是眼睛朝前(上图左),这样就可以得到三维立体像和广视野的兼顾。对马来说,它还是更侧重于前者。

但是另外一些动物比马更需要广视野,比如牛、鹿、水牛等。为了得到广视野,同时又不放弃三维立体像,怎么办呢?这些家伙的办法是“一分为二”。以牛为例,牛眼为侧视,眼球的长轴为水平方向,因此在垂直方向上很容易一分为二,分成上下两个部分:上半部眼球膜和角质膜的颜色较浅,视网膜中有感觉弱光的杆细胞,负责夜间视;下半部眼球膜和角质膜的颜色较深,视网膜中有感觉强光的椎细胞,负责白天视(上图中)。上半部眼睛朝上朝外,可以获得最大广视野;下半部眼睛朝前朝下,可以获得最佳三维立体像。因此,这些家伙的每一个眼睛在功能上相当于两个眼睛。所以表面上是两眼生物,实质上是四眼生物。

说完了这些四眼生物,我们再来看看四眼鱼类的眼球构造。这类鱼生活在淡水和海水的交界处。淡水和海水的界面会有分层,上层为淡水,下层为海水。为了觅食和防止被吃掉,它们在两层水的交界处游动:在淡水层以下一点和海水层以上一点,在这两个地方,上面的淡水透光性好,因此光照强,下面海水透光性差,因此光照弱。如果想在光照强和光照弱的交界处长时间生活,眼睛对强光和弱光都要分别适应才行。四眼鱼的眼睛就是根据这个原理进化而来。四眼鱼眼睛在水平方向一分为二,上下两部分分别为上眼和下眼。和牛眼睛类似,上眼负责弱光(白天在海面处,因为反射和散射光较多,所以虽然在海面上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