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能杀死蛇寄生虫吗?
蛇虫病是蛇类饲养过程中比较常见的疾病,一般在温度较低的地区较少发生,在南方地区比较常见,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所谓的虫病其实是一个比较笼统的叫法,其实这个叫法也不正确,严格意义上来说,导致蛇类发生虫病的并不是虫子,而是寄生虫。寄生虫一般比较常见的是线虫和绦虫,偶尔也可见球虫、弓形虫及各种血虫病。一般体表线虫都比较好发现,检查比较容易确诊。绦虫病一般发现相对较晚,病程较长,当发现时,绦虫都发育得接近成虫,治疗的难度也相对增大。
寄生虫的种类及品种很多,其生存和繁殖离不开温度、湿度和食物。自然界中温度及食物比较充足,寄生虫发育和繁殖的相对速度也比较快。寄生虫发育及存活的最适温度在20℃~30℃之间,可见在南方特别是广东地区,适宜的温度条件非常利于寄生虫的存活及繁殖。寄生虫在35℃以上的温度下生长发育受到阻碍,40℃以上的温度下一般就不能存活。寄生虫的生长及繁殖离不开一定的湿度和水分,当湿度较低及干燥条件下,寄生虫一般难以生长发育,当湿度较低,食物来源被切断后,一般都能引起寄生虫脱水而死。
从以上寄生虫病发病的规律来看,一般冬眠之后,蛇从冬眠箱中刚出来的时候是检查发现寄生虫病最好的时候。因为经冬眠之后,在冬眠箱内温度较低(一般在15℃以下),寄生虫发育受到阻碍,而且冬眠期内宿主蛇是不摄食的,寄生虫得不到食物来源及水分,而且周围也比较干燥,在这种条件下寄生虫发育及繁殖很难继续进行,大部分寄生虫处于僵死状态,此时的发育都较晚,比较容易检查和治疗,经过一两个疗程的治疗,一般都能彻底治愈。
从寄生虫的发病规律来看,如果仅仅是想杀灭蛇体内的单一种类的寄生虫的话,不需投药,在36℃~38℃高温池内强光照干养15天,同时保持干燥无食物供给,寄生虫会因高温及脱水而死,但是长期干养会使蛇的体质明显下降,如果体表有其它伤口及蛇病,则可能迅速引起死亡,而且长时间干养,当再次喂食时肠胃对饲料的适应能力严重下降,往往出现拉稀、消化不良等现象,加上体质下降,会造成再次感染寄生虫,更有可能发生其它的肠胃疾病,因此,在杀灭寄生虫时干养最好不要超过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