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有哪几种螨虫?
1、蠕形螨(鼻螨) 主要在鼻子中呼吸器官和毛囊里,啃咬皮肤引起局部发炎,严重会溃烂流脓,全身都可能得湿疹,但是不会传播病毒 症状是眼睛有分泌物,鼻涕多,频繁咳嗽打喷嚏,出现嗅觉丧失或者过敏,皮屑多,毛发粗糙,瘙痒,耳朵里面容易感染,肿大大而有臭味。
2、耳螨(耳耳道寄生虫)
3、疥螨 主要寄生在皮肤较薄的皱褶处,以表皮细胞增生为主,也可侵犯真皮层,严重时可钻入皮下组织,常见于手指指缝、手掌、脚趾缝以及肘部、腋下等。初期表现为局部轻度发炎,皮肤干燥,有脱皮现象;随后皮肤出现浸润、肿胀,表面呈鳞屑状,严重者出现痂皮,造成瘙痒。如果手指被咬,还可能会出现硬节,即坚硬、隆起、不规则的斑块,表面可见鳞屑,按压患处时有痛感。
4、蚤(跳蚤)
5、蜱(牛虱子、狗蜱)
6、衣原体(寄生虫的一种形态)
注意: 如果感觉狗狗身上有虫子,千万不能因为嫌弃就把它丢进水里淹死!这样并不能杀死里面的虫体,正确的方法是用热水冲洗并且用杀虫剂杀灭。千万不要自己随意给它用药哦!
总体上来说,犬常见的螨虫有以下五种:
第一种是蠕形螨,寄生在毛囊和皮脂腺中,可引起犬的脸部及其它部位皮毛出现脱毛、潮红,上面附有黄色痴屑,严重时出现湿疹,其病变也被称为“蝇斑”、“红斑”。主人要注意区别脸上因为细菌感染而引起的“红点”(俗称“紫点”),该病是由链球菌所致。我们看到的大多数犬的“红点”,其实是细菌病,而非螨虫病。
目前大多数美容店所见的“蠕形螨”,大多是以眼睛下方为主,其它部位散在,病灶的皮毛被细菌污染而有恶臭。而真正的蠕形螨病灶没有臭味。怀疑犬感染了蠕形螨时,也可根据病犬的病史和临床症状初步诊断。蠕形螨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很容易发现,取病灶部位皮屑放在载玻片上,加入少许生理盐水后盖上盖玻片,轻轻揉压后观察,可以看到该虫在快速蠕动。蠕形螨的治疗一般比较麻烦,且容易反复,疗程比较长。治疗时可以考虑全身及局部使用伊维菌素,同时配合皮下注射长效头孢、外洗优可霜等。
第二种是耳螨,寄生在耳道内,引起犬外耳道发痒、流水、有臭味,耳道内形成厚厚的黑褐色痂垢,虫体和污物充塞了整个外耳道。主人在平时应当注意犬的耳朵是否有“黑耳朵”症状,以及耳毛上面是否有咖啡色的皮屑样物,有条件时用棉签深入到犬的耳朵深处,轻轻旋转一圈然后拉出来看看有没有黑色的痂垢。同时,还可以对着耳朵吹气,观察犬是否有甩头或挖耳朵的动作。
耳螨的治疗一般比较容易,一般用药2-3次即可根治。由于大多数的耳螨粉刺激性比较大,所以在这里我建议使用刺激性比较小的“滴耳净”,同时配合“洗耳油”、优可霜等进行治疗。也可以全身注射伊维菌素,同时耳朵局部用药进行治疗。
第三种是疥螨,寄生在表皮内,主要引起背部、腹部和四肢内侧皮肤出现红斑、丘疹、水泡和严重的瘙痒,犬出现全身性的脱毛、结痂和严重的瘙痒。由于疥螨主要分布于少毛处,即腹股沟、腋下、面部和耳廓,因此,对于一些脱毛严重、皮肤有湿疹样病变的犬,应当检查犬的腹股、腋下等少毛处有无皮肤病,同时检查肛门周围的皮肤有无红点、瘙痒等症状。有相关经验的美容师在美容过程中可以通过观察犬的毛发中是否有很多白色的虫子、犬对某些工作反应是否异常而怀疑犬是否患了疥螨。疥螨的治疗相对比较困难,需要有较长的疗程,且在治疗过程中要勤洗澡、消毒犬的被毛,治疗一般需要2周左右。
第四种是毛囊虫,毛囊虫又称毛虫病。肉眼观察毛皮上有成群的黑褐色颗粒状虫体(约1-2毫米)附着于毛干,使毛皮失去正常的光泽,该虫在毛干中不断前进而在毛干上行成通道,毛发折断,毛囊炎和皮脂溢出,致使犬坐立不安,常搔抓、咬、舔或摇头等。临床上多发生于老龄犬。毛囊虫病的主要危害是使毛皮遭到严重破坏。毛囊虫病的预防是经常梳刷毛发,保持犬体清洁。
第五种是管圆线虫(Capillaria),该虫寄生于胃肠道,成虫时4-8毫米长,有3-7毫米长的管状外壳。虫的幼虫可侵入皮肤并在其中活动,受侵害的部位出现丘疹和小脓包。该虫主要分布北美温带地区,美国中南部较为常见。该病的治疗可以使用一些广谱的驱虫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