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罗汉鱼怎么样?
首先我们得弄清楚,什么叫做“古典罗汉”;否则就容易出现以讹传讹的现象; 在讨论“古典罗汉”之前,让我们先简单了解两个概念——南水和北水,因为这直接关系到我们对“古典罗汉”的定义。 上图为新山料的南水(也就是南方山水),主要产地是泰国和缅甸的伊洛瓦底江沿岸地区以及我国云南的元江灌区。因为该地区水土含铁量高,所以成品玉石大多呈现出深油青色,表面带有淡淡的棕色雾感。这样的玉料,在制作成型之后,由于内外含铁量差异导致密度略有不同,因此会形成一个明显的双层皮壳,并且呈圆形向外扩散的自然纹理、如同水波纹一样,这就是大家熟悉的南水“起胶起莹”的特征。 以上为老山料的北水(也就是北方山水),主要是指新疆和田玉,以及青海、俄国的部分白玉籽料。因为这些玉石的原生地基本都在高山之巅或冰川之孔,所以受到紫外线等外界作用力的影响,玉质里面往往会出现一些淡黄色的棉絮状或云雾状的包裹体,行内称为“糖包银”或者“糖包金”,这主要是由矿物结晶过程中吸热形成的。
【总结】上述内容里提到的两种玉石,为行内公认的两类山水料,也是目前市面上最为常见的原材料。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新山料中除了含有一定的透闪石外,往往还含有一定量的阳起石,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新山料的抗磨性及耐酸性。这也是为何新山料制作的饰品相比旧山料更耐用,不易磨损和腐蚀的原因所在。 而对于古山料,目前行业内并没有统一认识,我所了解的就有以下几种说法:
①来自《新红学》:曹雪芹在描写贾宝玉戴的首饰时,曾特意提到“大如雀舌,色作柳青”,这里所谓的“柳青”就是绿色的意思,说明贾宝玉当时戴着用绿宝石制成的项链。而《红楼梦》成书年代距今大概有300年左右,按照古人的习惯,如果宝石颜色这样鲜艳,肯定不是天然的,而是经过染色或者沁色的。因此可以推知,至少从清乾隆时期开始,人们就有了利用化学方法给宝石染色的技术了。那么,自然就可以得出结论:古山料其实指的是人工染色的山料。
②来自互联网:网上有很多文章认为,山料经过打磨加工成形状后,有自然的棱角,而这种形状是不太适合佩戴的,因此古人将不能佩戴的山料再去抛光染饰,做成既美观又能佩戴的造型。不过,仔细想来,如果是人工染色的话,染剂一般都是附着于玉石表面,那么山料本来就不大的棱角处应该会有露白的痕迹,这是与事实不符的。而且,作为天然矿物的玉石,其硬度虽然高,但韧性并不强,经过打磨成形的过程就已经很费工夫了,再经高温烧炼,其本身就很脆弱了,很难想象能再进行抛光处理。我个人觉得这种观点是站不住脚的。
③同样来自互联网:有些人认为,所谓古山料其实就是指保存完好的山料原石,之所以叫古山料是因为其年代久远且保存完好。然而,我认为既然已经说了是“原”山料,那就应该是指未加工的原始山料,既然是未加工的,那怎么可能会是保存完整且有漂亮的棱角呢?显然是说不通的。我觉得这种说法也是错的。
④我自己的看法:古山料应该是流传下来的久经岁月洗礼,原本色彩已逐渐褪去的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