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狗闹狗饮食注意什么意思?
其实“闹狗”在动物行为学中是有研究的,比如研究野猪的时候发现公猪会追逐母野猪发出嚎叫,而母野猪则会主动挑逗公野猪进而发生行为。不过这个研究对于判断犬的行为意义不大(犬的社交策略与野猪有很大区别)。
目前对于“闹狗”的解释有以下几种:
1、“性”的原因 认为发情期母猫(含猫属动物)出现找公猫交配行为的原因是生理需求,即发情期子宫内膜腺体分泌增多,需要雄性激素维持雌激素水平,进而保持生理状态。因此有些国家禁止发猫咪用激素,通过注射抑制发情药来减少偷猫贼的机会……当然,如果让猫咪永远不发情也不现实,雌性动物需要交替排卵保证种族延续。
2、“领地”的原因 这个解释来源于对豹子行为的观察。研究人员发现成年豹子会有求爱行为,即雄豹会靠近雌豹发出吼声,并且将身体伏下来让雌豹“骑”上自己,但大多数情况下这些求爱都毫无结果,有结果的则是刚刚成功交配完的雌豹,其体内已经含有胚胎。由此研究者推测雄豹求爱的目的是为了展示自己,从而吸引雌豹关注,进而达成交配目的——因为此时的雌豹更有可能同意交配。
同样的,研究者还发现幼豹在寻求母豹关爱时也会发出类似求爱时的喊叫,此时若母豹正在吃饭则立即停止进食,抬头看着雄豹,当雄豹靠近时则迅速跳起,并且屁股对着雄豹,似乎在说“别打扰我吃东西!” 据此研究者假设当宠物狗看见主人拿着食物进食时,可能会回想起幼年时期吃奶的经历,从而出现“找妈”的行为,要求主人给予更多的爱护和关注。
3、“社会化”原因 “社会化”原因在猫的研究中发现较多,例如小猫互相舔舐毛发可能是为了消除紧张情绪,建立社会等级(老大先舔老二,老小最后舔)等等。而在狗狗上的研究较少,但是也有很多有意思的地方。 比如研究表明小狗早期(刚出生至4周)与母亲或者其他姐妹接触,能够提高日后在社会中与其他同类交流的能力;反之,如果不给小狗充分的社会化刺激,会导致小狗成年后性格孤僻,不易接近人。 因此养狗过程中,从小给予适当的社会化刺激非常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