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卡斯罗打架厉害吗?
首先,我们排除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一个母犬能否打败另一个同级别的雄犬取决于两个后天条件:
1、后天的训练;
2、自身的身体能力(肌肉密度、力量、耐力等等)和武器(口吻、指甲等等) 这里先插一段关于母犬战斗策略的问题。前面说了,如果排除先天遗传因素影响,一只母犬是否能打赢另一只雌性或者雄性动物取决于两个后天条件。这两个后天条件中又有一些可以量化或大概量化的指标,如身体能力和武器;但有一些是难以量化的属性,如战术意识。这些难以量化的属性对于宠物级(SP)的狗狗影响不大,但对于竞技水平的犬只的影响就相对比较重要。为了便于分析,我们将这些难以量化但是又非常重要的属性归纳为“战术素养”这一项。
在这里需要明确一点,无论哪一种狗都有攻击性和防御性两种姿态,只是不同品种、体型、性格的狗这两种姿态的比例不一样而已。比如,吉娃娃虽然是小型犬但比较凶猛,而德国牧羊犬虽然比较大,但比较胆小。所以在分析战斗结果的时候不能光看双方胜负的比例,还要结合双方的战术运用来进行分析。 我们知道,主动发起进攻一般可以获得主动权,但在实际战斗中,进攻方是否一定能获得胜利呢?这就要看进攻方的战略了。有些进攻方的战略是“擒贼先擒王”,有些则是“咬住不放”还有“包围突袭”等等。当然,防守方也有相应的对策,如“逃”、“躲”以及“反扑”等等。所以,在分析两只狗的战斗过程时,就要看双方是不是攻破了对方的防守,或是堵住了对方逃走的去路,有没有给与对方一定的压力。如果能做到以上几点,即使最后没能干掉对方,也算得上是战略的胜利者。反之,则属于战术上的失败者。 那么,从战术的角度来看待之前母狗对雄犬的战斗案例,显然那只小母狗是先败而后胜。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雄犬先是利用体力和武器的优势压着母犬打,把母犬逼到了绝处,使母犬处于一种“死里逃生”的状态;但是在后面的反击中,由于母亲敏锐的地发现了机会,率先发难,并成功地击倒了雄犬,使雄犬由攻势转为守势,最终没能重新组织起有效的进攻,因此母亲获得了这场战役的决定性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