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脑炎传染吗?
兔瘟,又称兔病毒性出血症(RVV)、兔巴氏病,属于急性传染病,主要侵害兔的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发病急剧,致死率高 病原为兔瘟病毒,属黄病毒科黄病毒属,病毒颗粒呈球形,有囊膜,形态多变,在电镜下观察,可观察到病毒表面有冠状突起。
兔病毒性出血症的传播与病毒的毒力有关,弱毒株主要经消化道传播,强毒株则可通过直接接触和传播,当环境中有足够的病毒时,甚至可以通过气溶胶等方式进行传播。被病毒感染的动物均可作为本病的传染源,病毒在动物之间传播的方式可能是通过唾液或粪便等排泄物散播病毒,进而感染其他健康动物。也有认为病毒通过节肢动物传播,如螨虫吸血时将病毒携带至下一个宿主体内而使病毒扩散 由于兔瘟病毒具有血细胞凝集和破坏作用,因此病毒侵入机体后,可在较短时间内引起全身血循环障碍和其他严重中毒症状;同时,病毒直接侵袭中枢神经系统,也可造成神经组织损害,上述两方面原因都可以导致疾病的发生。 兔瘟病毒的致病性差异取决于毒株的毒力和易感动物的免疫状态。一般来说,不同毒株间毒力的差距较大,同一毒株对不同的动物个体造成的危害程度也可出现明显差别。
目前,尚未发现针对兔瘟病毒的特异性治疗药物,故主要以预防为主。对于已感染疾病的兔群,应及时隔离,进行全群预防性投药,并加强饲养管理,增强兔群抵抗力,以促进病情恢复。 对兔瘟病毒易感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疫苗方面。已有研究表明,在接种兔瘟疫苗7d内,免子体内抗体水平显著升高,而接种后14d达到高峰。但接种疫苗后,动物体内的抗体水平和保护率也存在一定差异,可能与免疫程序、疫苗的品种、免疫剂量、动物体驱况等因素有关。 除注射疫苗外,还可通过改变饲养管理方式以提高兔群的抵抗能力,例如改善卫生条件,保持栏舍清洁干燥;实行单一饲料喂养,避免饲喂霉变饲料;保证充足饮水,提高日粮营养浓度等措施均有助于降低疫病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