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不怀孕怎么办?
兔子的繁殖能力很强,一只母兔一年可以生育6~8窝,一窝大概3~5只,如果公母比为1:4的话,那么一年后就可以增加4倍的数量了;当然如果不控制交配的话,数量会更多。 但是自然界的情况不是这样的,野生的兔子是雌雄异形的动物(就是公母在外形上有明显不同),在野外,它们会自己寻找配偶,但是不会主动追求,所以会有“孤雌生殖”的现象,也就是没有雄性也能繁殖。但是人工饲养下的兔子是雌雄同型的,它们需要人类帮助配对才能进行繁殖。
如果兔子长时间不怀孕有可能是以下原因导致的:
1、营养问题 缺乏蛋白质、钙质等营养素都会导致哺乳动物不孕,因此给兔子补充充足的饮食是很重要的。尤其是蛋白质,很多主人只是给了吃的就不管了,其实这是不对的,应该给予蛋白质含量在20%以上的食物,例如草饼、苜蓿、提摩西、小麦干草等。 另外,补钙也可以促进发情和排卵,可以使用补钙药剂或者贝壳粉、石粉等矿物盐。
2、生理问题 有可能是卵巢囊肿、子宫肌瘤等疾病导致的不孕,这种情况下一般同时还会伴有腹泻、消化不良等情况。 还有一种可能是体内存在寄生虫,建议定期使用驱虫药进行杀虫处理。
3、疾病因素 不孕也有可能是因为病毒、细菌等微生物感染导致的,比如兔瘟、大肠杆菌等等。这种情况需要就医诊断后对症治疗。
一、配种时间不正确
在一些农村地区,有饲养兔子的朋友,都是自己买母兔和公兔回来进行饲养繁殖,以此来获取更多的经济收益。在进行给两者的配种时,时间不正确,导致母兔没有成功受孕。母兔的发情期比较短,只有2-3天左右,一般在早上7-10点左右是最佳的受孕时间,要注意把握好。
二、饲料营养不足
兔子本身对于饲料营养等方面有一定的要求,在饲养时必须要保证营养充足,否则会影响雌性和雄性的发育,从而导致交配无法正常完成。母兔的正常营养没得到补充,子宫没有发育好,也就难以成功受孕。
三、饲养环境不当
兔子对于生活的环境有一定要求,特别适合在干燥、凉爽且通风性强的环境里。如果饲养环境不当,会影响公兔、母兔繁殖能力,降低精子的质量和活力,从而无法提高母兔的受孕率。
四、疾病影响
由于饲养环境不当,会导致一些病菌滋生在笼子内,从而感染给兔子。一些常见的传染病等疾病,都会导致兔子繁殖能力的下降,或者降低精子质量,影响母兔受孕。
五、解决方法
在选择母兔和公兔进行购买时,一定要选择健康,发育正常的兔子,这样才能在后续的繁殖中减少病患问题。在喂食上要注意营养的充足,避免喂给变质的食物。在母兔发情期可以进行人工授精等措施,从而提高受孕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