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的屎是什么颜色的?
泻药~~ 首先,兔子拉屎颜色深浅与食物有一定关系(但是关系不大),如果当天吃的蔬菜较多,那么粪便颜色会发黄;如果吃的粗粮比较多,拉的便便颜色会比较深黑,不过以上两种情况都属正常范围。 当然,影响兔子排泄物颜色的最大因素是食物中纤维的含量(注意不是含量多少哦),如果食物中的纤维太少,或者兔子本身缺乏运动,就会造成肠蠕动减慢,从而导致大便里的水分被过度吸收,便便就会呈现干燥、结块的样子,尤其是水溶性纤维含量丰富的食物,如新鲜绿叶菜、水果等,经过肠胃道消化之后,残留在粪便里的颜色就会很淡。如果你发现你家兔兔的便便颜色一直很清淡,那么你就可以从改变它的饮食结构着手了——减少纤维的摄入,适当增加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比如肉类、蛋类、豆类等,同时也可以适当喂些粗粮,促进肠胃蠕动!
其次,影响兔子便便颜色的另一个生理性因素是兔兔的年龄。对于幼兔(6个月以下)来说,由于胃肠消化吸收的能力比较差,所以吃下去的食物不能被完全消化掉,而未消化的食物进入大肠后,在大肠菌群的作用下,就会变成绿色或黄色黏液样粪便(就是人拉肚子拉出来的那种……)。而对于成年兔来说,这种绿色的稀便就不太多见,一旦看到,说明兔兔的胃肠道功能出现了障碍,需要及时处理。 不过,无论幼兔还是成兔,如果出现腹泻的情况,只要及时喂食乳酶生或益生菌(请遵医嘱),就能很快恢复。
有位学生给导师写论文,其中有一部分是“有关兔子吃什么草的问题”。导师对此表示怀疑,对他说:“你有没有亲自去观察试验?”学生说:“观察试验是做过的。”导师又问:“那么,你知不知道兔子吃了什么草呢?”学生说:“导师,我知道!”导师问他是什么草,学生回答:“只要是地上长的草,兔子都能吃!”导师觉得很惊讶,就问学生:“在吃草的过程中,你有没有进行研究和观察呢?”学生回答:“有啊!”导师说:“那你怎么知道地上长的草,兔子都能吃呢?”学生说:“因为我看到凡是兔子吃过的草都矮了一截!”
导师觉得有些可笑又觉得不对劲,就决定亲自去考察。恰好这天实验室里养着的一只兔子跑了。导师对那位学生说:“你不是会观察吗?现在有一只兔子从实验笼里跑出来了,如果你能通过观察找到它,我就认为你的观察能力是很棒的。”
学生非常得意地答应了。过了一段时间他回来告诉导师:“我已经观察到了那只兔子。”导师问:“那你知道它在哪里吗?”学生说:“导师,我在学校的后院也找到一只和我们跑掉的一模一样的兔子!”导师更加不解:“你确定就是这只跑了的兔子吗?”学生更加得意地说:“导师,您不是让我去观察并找到那只兔子吗?现在我已经找到和那只兔子一模一样的了!”
导师说:“可你确定它就是跑掉的那一只吗?”学生回答:“确定!”导师非常奇怪:“你怎么确定的呢?”学生回答道:“因为这只兔子给我的感觉和我们跑掉的那只兔子给我的感觉完全一样!!”导师已经不知说什么才好了,只好自暴自弃:“你到底有没有去验证这只就是我们跑掉的那一只呢?”学生说;“验证是验证过的!”导师惊讶地说:“你验证什么呢?”学生说:“我验证了这只兔子是母的。”导师有点火了:“这和我们跑掉的那只兔子是母的是不是有关系?”学生回答:“当然有关系啦!因为是母的,所以可以确定是那只跑了的!”
导师几乎崩溃:“难道公的就不是那只兔子了?你确定它是公是母的依据是什么?”学生理直气壮地说:“这还用说?因为这只兔子拉的屎是一颗一颗的,所以我确定它是母的!”导师这时已经崩溃了:“你怎么知道母兔拉的是颗状的屎,公的就不是颗状的?你观察试验过吗?”学生不紧不慢地说道:“导师,我观察试验过啊!”导师要晕了:“那你观察试验的是哪只兔子?它拉的是什么样的屎?”学生回答:“是一只我们实验室养着的没有跑的兔子。我看到那只兔子拉的屎就是一颗一颗的。”导师当时觉得实在不能和他讲下去了,最后只得非常奇怪地问学生到底是怎样观察兔子的这种屎的。学生回答得相当自然:“看兔子屁股后面啊!”
其实这个笑话,折射出了人们的做事态度——很多时候人们只满足于观察表面现象,而不深究该现象的具体出处,因此也就无法做到真正的明辨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