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里面是稀的怎么回事?

白裕辞白裕辞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耳屎,也就是外耳道分泌物,是由外耳道皮肤下的耵聍腺分泌的淡黄色黏稠液体,有一定湿润和杀菌作用(但味道真不好闻)。 当头部运动时,耳屎可以防止耵聍腺受到挤压而损伤;它能保护鼓膜,防止外来物质如灰尘、微生物等损伤鼓膜。 不过,一般人的耳屎是可以自行排出的——当人体咀嚼食物时,上下颌的动作会产生振动,这种振动经过颞骨、卵圆窗传入内耳,引起鼓膜活动,从而使耳屎向外移动,排出体外。但是有的人由于遗传因素或者局部炎症导致耵聍腺分泌特别旺盛,耳屎就特别多。

虽然大部分人的耳屎会自然脱落,但是有些人会发现自己的耳屎干结成块,特别是洗头洗澡的时候,水进入耳朵里,耳屎就像海绵一样吸收水分,变得又软又粘,如果不小心弄到外面去,沾上灰尘等异物,就容易诱发炎症反应。此时如果强行抠挖,不仅容易伤害鼓膜,还可能导致耳屎进一步深入感染。 有些药物的使用说明书上标注慎用酒精或者乙醇等溶剂,就是因为乙醇能够透过大脑血脑屏障进人人体,对神经有较大毒副作用,而婴幼儿的神经系统尚未发育完全,更是应该慎用电吹风的温度。

当然最好的办法还是及时清洗,可以用生理盐水轻轻清洗,洗完后不要用棉签掏耳朵。

沃昕宇沃昕宇优质答主

1、中耳炎的症状

耳朵里面流的是黄色或黄褐色的稀水,有耳朵疼痛、发热、听力下降、听力减退等症状,多考虑是中耳炎引起的。中耳炎多由于临近器官的慢性炎症,比如鼻炎、咽炎及扁桃体炎等,病菌经咽鼓管逆行感染所导致的。也有可能是由于机体抵抗力下降,从而导致潜伏于咽鼓管或中耳内的病菌繁殖,引发的中耳炎症。此外,也有部分患者是因为游泳时耳朵进水,水中的病菌进入中耳耳道;或者由于感冒后擤鼻涕时用力过猛,导致鼻腔里的病菌被带入到中耳,从而引发中耳炎。治疗上主要以对症治疗及缓解症状为主,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丁桂油、氧氟沙星滴耳液、鱼石脂软膏等药物进行治疗。

2、外耳道湿疹的症状

耳朵里面流的是有臭味的稀水,伴有外耳道和耳廓瘙痒、胀痛、耳内不适等症状,多考虑是外耳道湿疹引起的。外耳道湿疹是外耳道皮肤粘膜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可能是由于食物过敏、维生素缺乏、内分泌失调,及神经功能紊乱等因素引发的。也有可能是由于过敏体质,接触过敏源,比如海鲜、花粉等引起。治疗上主要是局部外用药物治疗和口服抗组胺类药物,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莫匹罗星软膏、氟米松软膏、氯雷他定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注意局部耳朵的清洁,忌挖耳,饮食以清淡为主,避免进食辛辣性的食物。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