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注射狂犬疫苗作用是什么?
很多人养宠物都会为它们接种各种疫苗,如犬瘟热疫苗、细小病毒疫苗等,但很少人会为它们接种狂犬病疫苗。其实,饲养者为宠物接种狂犬病疫苗是非常有必要的,不仅是为了宠物健康,也是为了避免人畜共患疾病的发生。 什么是狂犬病 狂犬病又称恐水病,是由狂犬病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全身骨骼肌持续性强直和阵发性痉挛,重症者可能发生喉痉挛、窒息、肺部感染和器官功能衰竭,如果未经治疗,病死率几乎100%。即使经过积极治疗,全球范围内的病死率仍然有30%左右,是一种“杀人于无形”的疾病。 目前,人类发现的首例狂犬病病例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42年,古埃及发现了人类的第一个狂犬病案例。后来,该病传播到了欧洲、亚洲和美洲等地。直到上世纪中叶,由于对狂犬病病毒的病原体进行了鉴定并研发了疫苗,人类的狂犬病病例才逐步降低。 但时至今日,在有些国家仍存在较严重的狂犬病流行。例如,美国每年大约有4000例以上的患者因为狂犬病而死亡;在英国,每10万人中有8个人会染病死去;而在俄罗斯,平均每100个儿童中就有一个可能会死于狂犬病。这种疾病对人类和社会的威胁还是比较大的。
我国于1982年开始研制成功纯化的狂犬病疫苗,至今已经有30余年的生产历史。随着疫苗行业的蓬勃发展,目前市面上常见的狂犬疫苗有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两种,其中灭活疫苗又包括裂解疫苗与病毒样颗粒疫苗,减毒活疫苗则包括口服滴剂疫苗和注射式疫苗。这些疫苗的问世,为我国的狂犬病防控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将人暴露后预防用药的死亡率从50%以上下降至近1/7000(0.14%)。然而,虽然疫苗能够降低狂犬病发生的危险性,但是并不能完全消除风险,只有做好日常的防御工作才能真正有效地远离疾病。
疫苗接种原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我国实施法定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各类传染病发病情况需要按规定进行网络直报。无论是注射疫苗还是就诊,都需要根据相关规定到相应的医院或科室进行挂号处理,然后医生才能开具处方,确保整个就医流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在疫苗接种的过程中,受种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疫苗应放置在阴凉干燥处保存;其次,严格按免疫程序和时间间隔接种疫苗;第三,接种疫苗后,应在现场观察至少30分钟;最后,如果出现轻度发热、乏力、恶心、头痛、腹痛、肌肉酸痛等症状,无需特殊处理,注意休息,多饮水,保持清淡饮食即可,一般会在1~3天自行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