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小狗接种疫苗?
首先,我们要知道,给宠物狗注射疫苗是为了预防疾病的发生,而并不是保证100%不会得传染病!!因为疫苗的接种过程是一个“概率事件”,即接种疫苗后,狗狗感染疾病的概率要比未接种低许多(理论上讲,接种成功,抗体产生,保护率可以达到70%以上)。但即使接种成功,也不能保证100%不会出现传染病。 所以,当您的小狗出现不明原因的呕吐、腹泻时,要仔细回想是否近期曾带它外出,是否在外出后几天出现了上述症状;如果有,则要马上到医院检查诊治,同时告诉医生小狗的免疫史,以便于医生判断病情,做出最佳的诊疗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传染病(如犬瘟热)的潜伏期较短,仅3~4天,而有些传染病(如细小病毒病)的潜伏期较长,可达6周左右。在接种疫苗后2周内,主人应注意观察小狗的情况,如果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诊。 在给小狗注射疫苗前,要仔细阅读疫苗说明书,明确注射的部位和针数,以及在注射期间及前后应注意的事项,以免因操作不当引起不良后果。 如接种联苗,应确保动物体内没有寄生虫,所以在注射前应先驱虫; 如有呕吐或腹泻,应先治疗再接种; 接种前应先脱离低温环境,改为保暖措施; 接种后避免突然改变饲养环境,转群或出门,以防发生不良反应; 部分疫苗需要在兽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注射。 如果小狗在注射疫苗过程中,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继续注射,并及时就医。
疫苗是用微生物或者微生物的毒素、代谢产物,经过减毒、灭活等方法制成的生物制品,通过接种使机体获得对特定疾病的免疫力,从而预防该种疾病的发生。简单些来说,我们把身体看成一个国家,注射疫苗就等于引进一批外国的士兵,这些士兵过来要进行适应性训练,熟悉国内环境、国内军队的情况,熟悉该细菌或者病毒的特征需要一个过程。(熟悉的过程其实是认识和适应的过程,也就是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过程)。当所有的事情都完成后,我们的军队和这些士兵协同作战,就能轻松的战胜这些细菌或者病毒,从而使得体内不再有这些病原微生物的滋生,这样就等于获得了对某种疾病的抵抗力。
从上面的解释我们可以看出,注射疫苗并不是说立刻就产生了抵抗力,而是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就有很大的可能感染疾病,所以这段时间一定要看牢了。接种疫苗后的具体多长时间能够产生抗体,也就是获得抵抗力,这也是广大爱犬者想要知道的。其实,这是一个很难准确回答的问题。影响抗体产生的时间有疫苗的因素,也有狗狗的因素。狗狗抗体产生的时间不同,首先与狗狗的品种有关,一般来说土狗抗体产生所需的时间较长;年龄因素,年龄较小的狗狗产生的时间较长;营养因素,营养差且体弱的狗狗产生抗体的时间长,甚至有些根本不能产生抗体;以前是否经过疫苗的免疫也会影响现在抗体产生的时间;疾病情况,如果有其他疾病则会影响抗体的产生等。
注射疫苗后的保护率也不是100%,有可能达到70%或者90%。因为有可能疫苗的效果是存在问题的,另外一些狗狗的身体是不能产生抗体的。所以打了疫苗后,如果生病了,也不能排除是传染病,还需要进行相关检查。通过以上的叙述,大家也可以看出来,影响狗狗产生抗体的因素是很多的,具体的时间也不能准确的估计出来是多久。只能知道大概的规律:一般在注射完第一针疫苗7天后开始产生抗体,14天产生50%的抗体,28天达到保护水平,但这个保护率只有70%-80%,在完成全部疫苗的注射后才会有90%的保护率。从理论上来讲,全程免疫完成后,每年复种一次,抗体可以终身存在体内,从而起到保护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