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咪心脏病是遗传的吗?

荣汐源荣汐源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先上结论,正常饲养的情况下,猫咪心脏病的遗传发病率大概是3%~5%。 这个数据可能不够直观,我们换一个计算方式: 假设某猫种第一胎所有崽全部存活并且进行繁育,那么一代之后该品种猫的发病率大概是多少呢? 答案是72.7%(1-0.998)=72.7%! 二代以后更是高达96.4%(2-0.998),三代则达到99.5%(3-0.998)。 所以只要做好预防,及时救助患病幼崽,采取正确的繁育措施,绝大多数小猫都可以避免患上这个让人闻风丧胆的疾病。 接下来让我们详细介绍一下导致猫咪心脏病发作的主要原因吧~

首先就是先天性心脏病,又称遗传性心脏病。这种心脏病多发生于幼猫身上,并且无法通过药物或者其他方式进行治疗。 一般来说,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猫咪会表现出食欲下降、不爱运动、体重减轻、精神萎靡、呼吸困难等症状;随着病情的逐渐恶化,猫咪会出现心率加快、心律不齐甚至晕厥等情况,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治疗,死亡率极高。

不过,由于遗传性疾病具有不可控性,一旦母猫携带了该基因并且怀孕,无论公猫是否携带该基因,所产出的子代都有可能发病。所以即使是没有先心病史的家人,也有可能意外获得一只“带刀猫”。 所以遗传病虽然可怕,但完全可以提前防范。在挑选猫咪的时候,注意观察猫咪的心脏部位有没有出现异常变化(比如心尖肥大、肝脾肿大等),以及有无呼吸困难的现象,同时结合年龄和性别判断,基本可以排除有遗传疾病的猫咪。

除了遗传疾病之外,后天的环境影响也会导致心脏病的发生。 例如食物过于干燥、营养不均衡;水分摄入不足;环境温度过高或者寒冷刺激;突然变换环境等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心血管系统,从而增加患心脏病的风险。 在日常喂养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保持环境温度的稳定,及时更换饮用水,定期清洗食碗水碗,防止因细菌感染导致的消化系统问题。保证饮食卫生的同时,还要做到不喂食变质食物,控制盐分的吸收,减少心脏负担。 如果发现猫咪呼吸急促、心率过快或者食欲不振,可以先适当停止进食进水,并观察情况是否得到改善。若症状持续,应及时送医就诊。 对于已经确诊患有心脏病的猫咪,应该立即开始辅助治疗。

首先,应严格控制猫咪的食盐摄入量,不喂食含盐食物,防止因饮水不足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等问题。其次,改善不良饮食习惯,停喂高脂肪食物,减少消化的负担。同时可以适当给予营养剂,帮助身体尽快恢复。 最后要说的是,预防工作才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应该做好疫苗注射工作,防止传染病侵袭。其次,定期驱虫也很重要,体内外的寄生虫也会引起严重的消化道问题和营养缺乏,从而导致心脏疾病。最后,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必不可少,科学繁殖,加强管理,才能将危害降到最低。

阮天目阮天目优质答主

心脏病在猫咪中并不常见,当心脏病发生时,大多数的猫咪都是年纪比较大的,大部分会呈现慢性的心脏病,幼年时很少发生心脏病。如果在幼年时期发生心脏病就说明该疾病具有遗传性,所以那些在幼年时期出现心脏病的猫咪一定不要进行繁殖。当猫咪心脏病时的常见的症状是:呼吸困难、频繁的咳嗽,张大嘴巴呼吸、嗜睡、不爱运动、不愿运动等。

猫咪心脏病发生的原因:

猫咪心脏病的发生与主人饲养以及本身疾病有关。1、饲养方面:饲喂高钠的食品或者药物,长时间饲喂质量较差或者是劣质的猫粮,当猫咪年老以后营养不良、微量元素摄取不足或者缺乏维生素等,这些会诱发心脏病的产生,尤其是长时间饲喂劣质猫粮患心脏病的几率最高。2、本身疾病:当猫咪患有慢性败血症、长期贫血、患有牙病、患有钩虫病或者蛔虫病,这些疾病会引起继发心脏病。

检查猫咪是否患有心脏病的项目:

为了进一步确诊猫咪是否患有心脏病,一般需要进行以下几种检查:第一种检查是基本的检查--体温、脉搏、呼吸等的检查;第二种检查是血液常规检查,排除是否患有贫血;第三种检查是生化检查,确诊身体内微量元素是否缺乏以及肝肾是否存在异常;排除全身败血症;第四种检查是x光检查,主要检查心脏的形状、大小是否存在异常,排除其他内脏器官的问题;第五种检查是血压检查,排除高血压;第六种检查是心电图检查,详细的确诊心脏的搏动是否异常。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