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咪几个月就定型了?
这个结论是误传,其实猫咪在不同年龄阶段会有不同外观上的体现(比如体型、被毛长度等),但这些只是“表”观上的,本质上都是同一个物种。 决定猫咪外貌的基因位于核基因簇中,称为MCM60(+53),这个基因影响身体比例,控制颈部、肋骨、脊椎的发育,还有四肢、尾巴的长短等等,这些在幼崽期就能看出来,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特征会一一显现出来,因此说猫几个月就定型的结论是不对的。
当然,基因会对身体的发育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从而让猫咪在外形上呈现某种“共性”,但这种共性并不具体,也就是说每个个体还是会存在一定差异的,这种差异可能会体现在体重的差别(公猫比母猫一般要稍微重些)、四肢长短的差别甚至是一个手指头一个脚趾头的细微差别,这些都是正常且不影响品种的。
对于大多数品种猫而言,遗传因素在它们身上体现得更明显,如布偶猫有重点色、双色、手套三色等不同的颜色组合;曼基康猫有短腿、长腿等不同的形态。但不管怎样,这些差异都是在可接受范围内的。 不过,如果猫咪在成长过程中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尤其是营养摄入的不均衡),也有可能造成体型过大或过小,但这也只是在特定情况下才存在的“特例”,而且并不是所有的猫咪都会往这两个极端里发展,所以这种因外部原因而导致的体型偏离本质上是可纠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