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诊断狗狗在窝咳病?
(一)流行病学 本病自然感染的主要宿主是犬,猫也有受感染的可能,但通常不作为主要传播媒介;人也可能被传染。犬的易感性明显高于其他动物,可出现超常程度的发病和死亡,因此,在犬群中进行预防接种显得十分必要。 一般认为本病的病原体为病毒,有包膜的正黏液病毒科冠状病毒属,能引起犬、猫和猪等多种动物发病。已证实该病原可在犬的小肠内增殖。
本病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传播,如通过粪便、口、鼻分泌物以及污染的食物、饮水等,且具有传染性快、流行范围广的特点。 本病在不同地区、不同国家均有流行报道。据报道,1985年英国有14026头幼犬发病,其中35%死亡;美国有7个州的猪群暴发该病;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我国多个省市都有过相关病例的报道。
本病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两季多发,呈散发状态,无明显的疫区及流行趋势。 (二)临床症状 潜伏期一般为2~6d,少数可达9d以上。根据临床类型可分为三种:急性型、慢性型和隐性感染。 1.急性型 最常见的一种临床类型(约占90%),主要表现为腹泻。患犬精神沉郁,食欲下降甚至废绝,体温一般为微高,有时可达40℃以上,持续2~3d后恢复正常;病初粪便为乳白色稀糊便或不成形,逐渐变为灰色水样或绿色液体状粪便,带有特异性的腥臭味。患犬脱水严重,消瘦,消瘦程度与病程长短有关。眼屎增多,部分患犬伴有结膜炎、角膜混浊等症状,有的患犬还可见到吞咽困难,呼吸困难,咳嗽等症。
2.慢性型 多见于急性型治疗不当或病程较长的犬只身上,表现为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粪便中混杂脓液和血液,气味特殊难闻。患犬消瘦,精神不振,体质虚弱。 3.隐性感染 感染后多数不出现症状,称为“隐性感染”,其排毒期较长,达6周至数月乃至更长时间,可通过粪便中的毒力较强的活病毒而继续感染健康犬。由于母源抗体的存在,可使新生仔犬获得被动免疫,故多无症状表现,但在6月龄左右时会出现类似急性型的症状。
(三)病理变化 肉眼观察可见胃底、肠壁内有多量出血点或出血斑,肠道粘膜充血、水肿;脾脏肿大,质地变硬,切面凹凸不平;肝脏色淡,质脆;肾脏色泽苍白,皮质增厚。显微镜检查可见小肠、结肠粘膜上皮细胞脱落,固有层内有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浸润,小血管周围弥漫性炎症反应;肠道粘膜下组织中有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及嗜中性粒细胞浸润。